2024年4月16日,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(Stanford HAI)发布了《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》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 Report 2024)。斯坦福大学HAI称:“ 2024 年指数报告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指数,而且是在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时刻发布的。”
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由AI领域著名专家华裔女科学家李飞飞担任院长,报告的内容非常长,502页,上一篇文章,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十大趋势。
本篇一起来看看报告中,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。
1.中国在人工智能专利方面占据主导地位。
2022年,中国以61.1%领先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来源,大幅超过美国(占人工智能专利来源的20.9%)。自2010年以来,美国人工智能专利份额已从54.1%下降。
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,中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,从专利数量的角度来看,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很多技术突破,在人工智能赛道获得了快速地发展。
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《2023全球独角兽榜》,全球目前有1361家独角兽企业,中国拥有316家独角兽企业,全球排名第二。榜单显示,全球人工智能行业拥有105家独角兽,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。其中,中国有超30家人工智能企业上榜。
2023年,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涌现出了多家独角兽公司:
2.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
自2013年超越日本成为工业机器人安装领先国以来,中国与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国家的差距已显着拉大。2013年,中国装机量占全球总量的20.8%,到2022年这一份额将上升至52.4%。
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与进步,离不开国家的高站位、前瞻性。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行业的发展,将制造业信息化智能转型作为发展重点,鼓励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应用。
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,市场规模持续增长,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到31.6万台。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。2022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超过44万台。
3.顶尖的人工智能大模型,中国排第二。
2023年,世界上109个著名的人工智能模型中,中国占了15个,位居世界第二。
以下是中国开发的部分大模型(排名不分先后):
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飞猛进,离不开政策的支持、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。
1.政策
(1)《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》,确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,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。到2025年,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,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;2030年,人工智能理论、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。
(2)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明确了目标:
到2020年,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,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。
到2025年,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,部分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。
到2030年,人工智能理论、技术和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成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。
(3)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3次提到“人工智能”,首次提出了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。
2.资金
(1)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,截至2023年11月24日,中国人工智能投资事件达531起,投资金额达660.48亿元。
(2)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2137亿元。
(3)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6月,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,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。
3.人才
(1)据教育部信息,已有440所高校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、248所高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,387所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(专科)设置“人工智能技术服务”专业。
(2)根据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下属的麦克罗波洛智库发布的“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调查报告 2.0”,中国培养了相当大比例的全球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(从2019年的29%上升到2022年的47%)。